在刚刚度过的2025年寒假,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同学们怀揣着对家乡深厚的情义,积极响应号召,投身于各类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中。
计信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助力家乡发展,奉献青春活力”的使命担当,用青春的汗水浇灌着家乡的每一寸土地。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志愿故事,感受那份炽热的家乡情怀,聆听他们心中那份对故土的眷恋与责任。
24级电子信息类1班的王娜同学,寒假期间来到甘肃省西和县石堡镇人民政府,开启了她的志愿服务之旅。她积极参与“河小青”活动,为家乡生态保护贡献力量;在车站为往返的工人和学生提供贴心服务,成为寒冬里的温暖使者;家乡社火活动中,她化身文化讲述者,向旅者传递家乡的故事与文化。
让王娜感受颇深的是社火活动,不仅使她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,更让她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真切的认知和自豪感!
24 级电子信息类 4 班的刘佳琦同学通过参加线上志愿活动的方式,为宣传河北省高阳县的人文历史而努力。他和志愿者们深入挖掘高阳县的历史,查找资料、查阅书籍,探寻古迹背后的动人故事。他们制作并转发家乡推文、剪辑蕴含家乡底蕴的短视频,让高阳县的独特文化魅力在网络上绽放光彩。
这段经历让刘佳琦深有感触。她说:“通过这次线上志愿服务,我不仅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,也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、喜爱并传播家乡的传统文化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有责任用技术讲好中国故事,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中国文化。无论是通过短视频、社交媒体,还是未来的科技技术,我们都可以用创新的方式,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。”
24 级软件工程 2 班的田斯羽同学在天津市北辰区图书馆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寒假。在图书馆三楼流通部,他协助管理员进行图书分类、上架、排架、新书扫码入库等工作,帮助读者顺利找到心仪的书籍。面对种类繁多的书籍,她从最初的迷茫到后来的熟练分类归位,每一次整理都是对耐心和细心的考验,每一次读者的感谢,都化作她心中的成就感。
这段经历不仅让田斯羽学会了如何高效地整理书籍,更让她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的意义。田斯羽表示:“在图书馆的每一天,我都能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。虽然工作看似简单,但正是这些点滴的付出,让读者们能够更方便地获取知识,这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。”
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在这个寒假,用各自的方式助力家乡发展。他们的故事,不仅仅是志愿服务的记录,更是青春与家乡交织的动人篇章。